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 吳從燕:讀書明智---讀《梁家河》有感 |
||
|
||
如今的生活,世界越來越小,節奏越來越快,大多數人的神經是緊繃的,內心是焦慮的,各種矛盾時有沖突。也許只有靜下心來讀幾頁書的時候,才能獲取片刻的安寧,從繁忙的現實生活和空虛的精神世界中抽離出來,進而擺脫迷茫。從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到《梁家河》,第一次讀他人的故事,在字里行間感受到如此巨大的震撼,這不單單是文字的力量,更是文字背后傳遞出的精神力量。 梁家河是什么地方?一個小山村,一孔土窯洞,一群羊,幾十畝田,昔日的梁家河和無數個陜北高原的小村莊一樣,荒涼、閉塞。年僅十五歲的習近平作為廣大知青中的一員,同樣面臨著人生方向的抉擇和思考:奮起還是毀滅? 問聲苦不苦?每個人對生活都有自己的特殊記憶。梁家河的山山峁峁,甚至梁家河的酸菜,在后來的訪談中習近平回憶起酸菜,他說:“長時間吃不到酸菜,還挺想。”這就是那個時候留給習近平的特殊記憶,因為在那種條件下能吃到一口酸菜,已經是非常幸福的事了。 五十年前,陜北很苦,延安更苦,延川極苦,梁家河最苦。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,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,生活就會日漸茁壯。梁家河是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。這里的艱難困苦磨練了習近平的意志,成為他精神升華的起點。在這里,他把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。 心懷信念,習近平用實干踐行諾言。習近平曾說:“我到農村插隊后,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,先從修身開始。一物不知,深以為恥,便求知若渴。” 唯有讀書、學習、思考可以遏制心中的孤獨感蔓延。白天上山放羊,習近平兜里揣著書;鋤地到田頭,他在休息間隙里擠時間看書;晚上回到窯洞,他仍然堅持看書學習到深夜。從《中國通史簡編》到《浮士德》,從《戰爭與和平》到《葉甫蓋尼·奧涅金》,古今中外,但凡經典,他都通讀研究,一日復一日,七年如一日,讀書漸漸成為無邊黑夜里照亮他前行方向的燈塔,盡管現實生活貧瘠,但習近平的精神生活是富足的。他的執政理念,他的思想,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讀書生活中積淀下來的。 習近平在梁家河的親身經歷,不正是一本鮮活的勵志教科書嗎?2013年5月4日,習近平在同社會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說:“我并不覺得農村七年的時光被荒廢了,很多知識的基礎是那個時候打下來的。現在條件這么好,大家更要把學習、把自身的本領搞好。” 生活在互聯網的時代,如果你足夠努力,會有很多機會和跳板讓你更接近夢想,成就更好的自己,擁有更好的生活。但糟糕的是如果你不思進取,也很快會被快節奏的生活所淘汰。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,知識改變命運,已經不再是一句口號,讀書也不再是一種消遣和裝飾,讀書的效用會實實在在地映襯在你的生活中。讀書,不讀書?你的見識、眼界甚至格局會有質的不同。走得慢都會掉隊,更何況原地踏步呢? 讀書修身,學以致用,也許是當下我們最迫切需要做的。充實知識,摸索方法,讓自己在實干中學習,在學習中實干,用書本給予的力量更好地助力工作,去擁抱更加廣闊的天地。用讀書擺脫迷茫,用奮斗充盈青春,永遠要相信,時間是最好的注解。 |
||
關閉窗口 |
相關鏈接: |
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 王瑞星:小山村里的大學問——讀《梁家河》有感 |
電子院西安電子工程研究所積極推進維修采購平臺建設 |
微機電集團西安機電信息技術研究所榮獲2017年陜西省助力脫貧攻堅競賽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|